产品展示PRODUCTS
95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是职业生涯最好的礼物
在北京体育大学的一间教室内,一位年轻裁判正在向学生们展示最新的执裁手势,他身形挺拔,目光如炬,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,透露着专业与自信,他就是蒋叶非,中国最年轻的国际级裁判之一,如今已经执裁过数十场国际大赛,然而当被问及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时刻,他的答案出人意料:“不是任何一场决赛,而是我第一次执裁国际比赛的经历。”
梦想起航:从运动员到裁判员的转变
蒋叶非与体育的缘分始于童年,出生在体育世家的他,从小就在各种运动场上度过课余时间,初中时期,他已经是一名颇有潜力的青年运动员,专攻篮球项目,然而一次严重的膝盖受伤改变了他的职业轨迹。
“被迫离开运动员身份的那段时间,我非常迷茫,”蒋叶非回忆道,“直到我的启蒙教练建议我尝试裁判工作,他说,‘如果你不能成为场上的明星,或许可以成为比赛的守护者’。”
这个建议点燃了蒋叶非新的热情,他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裁判知识,从最基础的社区少年比赛执裁起步,那些炎炎夏日里,他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各个社区体育场,执裁一场比赛只有50元报酬,但他却乐此不疲。
“最初的压力不仅来自对规则的不熟悉,还来自观众和教练的不信任,”蒋叶非笑着说,“经常有人在场边喊‘这裁判行不行啊,看起来还没我儿子大’,这些话当时很刺痛我,但现在回想起来,这些都是必要的磨练。”
机遇与挑战:首次国际执裁的挫折
2021年,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,蒋叶非获得了第一次国际执裁的机会——一场在东南亚举行的青年国际邀请赛,对于年仅25岁的他来说,这无疑是职业生涯的重要突破。
“接到通知的那一刻,我兴奋得整晚没睡,”蒋叶非回忆道,“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一周,反复研究比赛录像,熟悉两支队伍的技术特点,甚至练习了无数次可能出现的判罚手势。”
然而现实往往比想象更加复杂,抵达比赛地后,蒋叶非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:陌生的环境、炎热的天气、语言沟通的障碍,以及来自不同篮球文化背景的教练和球员。
“那场比赛进行到第三节时,我做出了一个关键判罚,”蒋叶非的语气变得凝重,“一名进攻球员在突破时与防守者发生身体接触后摔倒,我立即鸣哨,判罚防守犯规。”
但几乎在同一时间,来自澳大利亚的主裁判推翻了蒋叶非的判罚,改判进攻球员走步违例,这一决定引发了客队教练的强烈抗议,比赛中断了近五分钟。
“事后复盘时,主裁判告诉我,在那个特定角度,进攻球员的确有一个隐蔽的走步动作,是我没有观察到的,”蒋叶非说,“他并没有批评我,而是耐心解释了国际比赛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观察角度,那一刻我才意识到,国内比赛和国际比赛在执裁标准和细节上的差异。”
随后的比赛中,蒋叶非又接连出现了几次细微的误判,虽然不影响比赛大局,但对于追求完美的他来说,这些失误如同针扎般刺痛。
“回国的飞机上,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条道路,”蒋叶非坦诚道,“那种从自信满满到自我怀疑的落差,至今记忆犹新。”
蜕变与成长:从挫折中汲取营养
首次国际执裁的经历虽然充满挫折,却成为蒋叶非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回国后,他没有沉溺于失落情绪,而是开始了更为严格的自我训练。
他收集了近百场国际高水平比赛的录像,一帧帧分析顶级裁判的站位选择、判罚时机和手势表达;他加强英语学习,特别是篮球专业术语的表达;甚至还请教运动心理学专家,提高在高压环境下的心理稳定性。
“那段时间,我几乎成了队友眼中的‘怪人’,”蒋叶非笑道,“吃饭时都在看比赛录像,甚至做梦都在吹哨子。”
努力终有回报,2022年夏天,蒋叶非再次获得国际执裁机会,这次是在欧洲举行的国际青年锦标赛,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,他做足了准备功课:提前了解各队战术特点、熟悉当地气候和场地条件、甚至研究了不同国家球员的行为习惯。
比赛中,蒋叶非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执裁水平,一次关键判罚中,他准确捕捉到了防守球员的细微犯规动作,果断做出判罚,赛后录像回放证实了他的判断完全正确,这一判罚也被赛事裁判委员会列为当届比赛的典范判罚之一。
“那场比赛后,一位国际篮联的技术监督特意找到我,称赞了我的进步,”蒋叶非说,“那一刻,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‘挫折使人成长’。”
中国裁判的国际之路
蒋叶非已经成长为国内顶尖的国际级裁判,执裁过多场重要国际赛事,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,除了日常执裁工作外,他还投身裁判培养工作,在全国多个城市举办讲座和培训班,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。
“中国裁判在国际赛场上仍然面临许多挑战,”蒋叶非分析道,“不仅仅是语言和业务能力,还包括文化适应性和沟通方式的差异,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,帮助更多年轻裁判少走弯路。”
在他的培训班上,蒋叶非总会分享那个首次国际执裁的故事。“我不是要吓唬他们,而是想告诉他们,挫折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有从挫折中学习的勇气和能力。”
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,中国裁判的国际话语权正在逐步提升,越来越多像蒋叶非这样的年轻裁判走上国际舞台,展现中国体育人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。
“每次执裁国际比赛,我不仅代表个人,更代表着中国裁判群体的形象,”蒋叶非说,“这种责任感推动我不断前进,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。”
从青涩到成熟,从自我怀疑到自信从容,蒋叶非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一个道理:真正的专业能力不仅来自于书本知识和常规训练,更来自于实践中的摸索和挫折中的反思。
“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成功的必要条件,我的答案永远是:不怕失败的勇气和从失败中学习的能力,”蒋叶非总结道,“这不仅适用于裁判工作,也适用于任何职业和任何人生阶段。”
夜幕降临,蒋叶非收拾好教学材料,准备赶往机场,第二天,他又将启程前往另一个国家,执裁一场重要的国际赛事,不同的是,现在的他更加从容自信,那份曾经的挫折早已化为职业道路上的宝贵财富,指引着他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。